一、事件经过:从技术漏洞到系统性风险
1. 异常交易爆发(2025年4月20日16:00 UTC)
Bitget的VOXEL/USDT永续合约交易对因做市商机器人算法漏洞突发异常波动。价格在0.01350.0148美元极窄区间内高频震荡,用户通过开多单+设置止盈的反复操作,实现“零成本套利”。例如,投入100USDT本金,单次操作可获利10%,重复高频交易后资金呈指数级增长。
数据冲击:30分钟内交易量飙升至127亿美元,远超比特币全网合约交易额;
用户行为:部分用户晒出截图显示,通过漏洞套利获利超40万美元,极端案例中100USDT本金获利数百万美元。
2. 平台紧急应对
第一阶段(事发后1小时内):暂停VOXEL提现通道,冻结异常账户,隔离混合托管池;
第二阶段(5小时后):公告定性为“市场操纵”,回滚16:0016:30所有交易,封禁438个账户并追回23万美元已提现资金。
3. 争议性善后
Bitget援引《用户协议》第12.7条行使“异常交易处置权”,但用户质疑其“双重标准”——此前曾批评同行处理类似事件“不专业”,如今自身却采取更激进的回滚措施。部分合法套利用户的利润被强制取消,引发“平台权力滥用”争议。
二、技术根源:做市系统AMMPro的三重缺陷
根据独立开发者社区分析,事件暴露Bitget第三代做市系统的深层漏洞:
1. 价格锚定失效:机器人误调用2024年9月历史K线数据,将0.01350.0148美元区间视为合理波动范围,未关联实时现货价格;
2. 流动性模拟失真:为优化小币种交易体验,系统虚拟化挂单深度,导致机器人误判对手盘存在,形成“自买自卖”死循环;
3. 风控响应延迟:异常检测模块基于5分钟K线监测,无法捕捉毫秒级高频交易,直至交易量突破百亿美元阈值才人工干预。
这一事件揭示中心化交易所的结构性矛盾:过度追求小币种流动性而牺牲系统稳定性,本质上是用Web2架构承载Web3金融实验。
三、对Bitget的直接影响
1. 用户信任断崖式下跌
数据指标:周活用户预计下降10%,合约持仓量减少10%;
社群反应:用户嘲讽Bitget“回旋镖正中眉心”,此前对同行事件的批评反噬自身公信力;
平台币BGB受挫:事件后BGB价格短时暴跌8%,staking年化利率从12%骤降至5%,反映市场对其偿付能力的质疑。
2. 市场与监管连锁反应
行业警示:加密社区重提CEX的“裁判员与运动员双重角色”问题,质疑其技术能力与风控成熟度;
监管压力:亚利桑那州《数字资产战略储备法案》等区域性立法加速推进,Bitget的塞舌尔主体架构面临更复杂合规挑战。
3. 财务与运营成本上升
直接损失:3亿美元保护基金启动赔付,技术团队投入资源优化AMMPro算法;
隐性成本:机构客户流失风险加剧,部分千万级账户被列入“提现封禁清单”。
四、行业启示与Bitget的未来
1. 加密金融的信任重构
事件折射出CEX的权力悖论:既依赖算法取代人性化运营,又因算法漏洞被反噬。用户更关注“谁在驾驶这艘船”而非空洞的“星辰大海”口号。
2. 技术安全与创新平衡
优化方向:实时价格传感器接入、毫秒级异常监测、做市系统压力测试;
行业趋势:慢雾审计报告建议,交易所需在Web3架构中引入去中心化风控模块,降低单点故障风险。
3. Bitget的突围策略
短期修复:通过透明化沟通(如实时储备金审计)和社区共治机制重建信任;
长期布局:拓展RWA、AI+DeFi等新资产类别,降低对小币种流动性的过度依赖。
正如CEO Grace Chen所言:“穿越风浪就是奔赴星辰大海”,但用户更期待的是可验证的救生艇——无论是技术冗余还是治理透明度。
BTCPanda.CC ©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 Power by 熊猫币圈 联系我们 : QQ 767089158 湘ICP备2023014175号-1